融合现实的创新性戏曲创作
来 源 :- | 作 者 : 龙承-小七 | 发布时间 : 2022-08-20 | 418 次浏览 : | 分享到:


能够坚持戏曲影视原创的人是极其不易的,看他们的作品总是会惊叹,有才华的人总是熠熠生辉的。

宋仁年老师就是一个极其热爱创作的人,他对于文学的热爱总是让人热泪盈眶。众人皆称他为文痴,在同学眼中他自上学时就是一个爱舞文弄墨的人,甚至作品屡次登上报刊和广播站。这是一个极其有天赋的人。

也是这样一个人,他却又十分洒脱,热爱文学创作,也热爱生活,追求自由。他二十多岁参加全国太平天国史学术研讨会,被周谷城副委员长称为全国最年轻的太平天国史学研究者。就在风头正盛、事业如火中天的时候,他离开了报纸主编兼负责人的位置,搁笔下海去了。这样的随性,让人佩服,下海成功,他又抛弃这份荣耀投入了另一个全新行业,就这样反反复复,他似乎丝毫不留恋那些荣誉和成功。

这样一个人,拥有一个赤子之心,他一直在用这种方式体验生活,促成自己的创作。在他的寻作品里,看到的尽是人间百态。 

私以为,作家还是接地气的最能打动人。



在这本《宋仁年戏曲影视作品选》中,收录了宋仁年的影视剧、独幕剧、大型古装戏、小品戏、相声等诸多类型作品,这些作品是接地气的,是融进了人生百态的。

宋仁年的文学作品,有讴歌伟大时代和英雄人物的,有赞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,有关注民生的,有弘扬进取价值观的,还有抨击社会各种弊端的。文学创作总是会在现实的加工,但是在文字之上,宋老师的文字是朴实的,简单又不失生动,这大抵是对文字驾驭的最高境界吧。 

在这本作品集里,最受推崇是新编锡剧《庵门试卿》,这是对传统锡剧《珍珠塔》的大胆探索。剧目中不仅有对主人公采萍和师太的批判和抨击,更有对主角陈翠娥的坚持正义、官民平等的褒扬,一反一正的对比,恰好是对传统剧作的改进,给予了剧作全新的生命力,传递了正能量。

对传统剧作的改编是一种大胆创新,更是需要勇气。宋仁年丝毫不胆怯,他用高超的技术,把整个故事变得妙趣横生。 

剧中的主人公陈翠娥,组织策划了三试方卿的考试,牢牢掌握着剧情的发展方向,不断对方卿自负骄慢的报复思想行为进行批判教育,循循善诱。陈翠娥是隐形的主人公,她始终是出现在别人的口中,人物却从未出现在舞台之上,却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印象,这样的构思极其巧妙。气氛和人物塑造都均达到了一个高潮。而采苹的率真和师太的持重,更表现了两个正直善良的艺术形象。主要人物方卿,以一个骄傲自负、报复心强的新科状元及巡按大人形象出场,到悔恨自己的不当行为,仍然坚持对表姐的一片真情的角色转换,完成了他对自己人格的救赎和情操的升华。这样的人物塑造,非常成功,把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宋仁年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生动形象的作品,还是同他的经历分不开的。丰富的人生经历,造就了他高超的创作技巧和对艺术的新时代诠释。

剧本的创作是极其费神的,因此这本作品集正是展现了当代创作者的高水平和新思考,这也为热爱戏曲影视创作的人带来艺术享受和学习的范本。




图书信息:


《宋仁年戏曲影视作品选》
作者:宋仁年
书号:ISBN978-7-104-05099-5
出版社:中国戏剧出版社


(作者:龙承·小七)